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黑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5:16:38  浏览:89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黑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动物管理,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使实验研究、检测结果和安全试验正确可靠,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用于各种动物实验或作为生物制剂原料的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兔、犬、猫、鸡、猪和非人灵长类等常用动物及用于科学实验和检测的其它动物。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一切实验动物及与实验动物相关的笼器具、饲料、垫料、设备等一切支撑条件的研究、生产领域。
第四条 本规定由省科委组织实施。省科委可委托有关部门从事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用于实验动物的建筑设施应合理布局,其空间组合、内外环境条件、设备设施、日常管理等,均应符合科学要求,逐步达到标准化、系列化。
第六条 用于实验动物的饲育器具、设备,实验动物的饮水和饲料的配制、成殂、包装、运送、灭菌与保存,应符合各类、各系、各级实验动物所需要的标准,确保卫生和营养要求。
第七条 实验动物的保种、繁育方法应与各类、各系、各级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监测控制报告和繁育记录相符合。
应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安全评价和药品检定或制作生物制品等单位,也应具备相应的饲养条件。
第八条 实验动物的引入或输出,除应符合国家动植物检疫规定外,还应符合实验动物的特定需要与技术要求,并持有必要的证明和记录。
第九条 各实验动物机构应由其单位技术部门领导,机构内部的总体管理、经费使用、人才培养、繁育规划、统计核算、工作方式、操作规程、监控分析、设备维修等方面,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第十条 各实验动物机构,应向省科委申请单项或多项实验动物认可合格证。
第十一条 省科委会同有关部门经常对各实验动物机构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凡不按本规定所做的实验及发表的检测结果不予承认。
第十二条 凡使用未经认可合格的实验动物者,有关部门应停止对其研究项目继续拨款,对其研究结果不予承认。检定或评价报告视为无效。药品、生物制品或其它产品均属不合格。
第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省科委及有关部门给予处理:
(1)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改进,直至吊销其实验动物认可合格证。
(2)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应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3)对发生疫情不报,或因防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疫病扩散和人员致伤、中毒、患病等严重损害的实验动物机构和个人,应追究其行政或经济责任。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省科委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的,执行国家规定。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一九八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988年8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州市工矿企业加班加点暂行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工矿企业加班加点暂行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安排职工的劳与逸,做到有节奏地进行生产,进一步保护工人、职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工厂企业的加班加点问题,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的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单位以及其他非产业部门的独立生产单位。
第二条 凡在法定假日与公休假日从事工作时(公体假日应按本企业的规定),谓之加班。在普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谓之加点。
第三条 工厂企业的生产任务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完成,一般不应加班加点,无限制的加班加点现象必须纠正。
第四条 由于上级机关临时分配的特殊紧急任务或因其他技术组织原因需要加班加点时,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每人每月加班加点的总数不该超过32小时;加班时间应不超过普通工作时间;连续加班不行超过2次,连续加点不得超过3次;每日加点时间连同正常工作时间在内不得超过11小时。
(二)加班加点须经企业的工资科和安技部门审查,并应得到厂长(经理)的批准。如果加班加点超过32小时,须报送其主管机关批准,并送劳动局(区属工厂报区劳动科)备案。在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加班加点者,应在加班加点的同时报告主管机关和劳动部门。
(三)危害身体健康的工作部门,其加班加点时间与次数均应少于本条的规定;特别危害身体健康的工作部门,禁止加班加点。
第五条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加班加点:
(一)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或有哺乳婴儿未满三个月者。
(二)患有疾病,经医生证明不能加班加点者。
第六条 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各工厂企业当月的加班加点情况须于下月10日前汇报市劳动局、市总工会(区属厂报区劳动科、区工会)及企业主管机关。
第八条 各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订限制加班加点的实施办法。各工厂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加班加点的报告、审批制度。
第九条 本规定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56年5月29日公布的“广州市工厂企业限制加班加点试行办法”同时作废。
广州市劳动局
一九五九年五月

广州市工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规定


1958年以来,本市新建扩建的工厂企业不断增多,工人队伍迅速扩大,各个岗位的工人调动频繁。因此,加强对工人特别是新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注意安全工作,对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市人委关于
加强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各工厂企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的企业单位及其他非生产部门的独立生产单位(以下简称各企业)均应根据本规定,结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广泛地开展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安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和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坚持各
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以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 安全生产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各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厂长(经理)亲自领导,督促安全技术部门,并取得工会、共青团的协助,根据本企业生产性质、设备、劳动组织等具体情况,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车间(工地)主任和工段长、生产小组长应根据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计划,制订本部门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并定期召开有关安全生产的专业会议,研究安全教育事宜和经常进行检查本部门的安全教育工作情况。
(三)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应根据生产任务性质、作业条件、工人技术水平等情况,提出安全生产的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四)企业的安全技术部门应负责监督、检查本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条 各企业对于新入厂的工人(包括学徒、实习生、临时工)在正式参加生产以前,必须经过三级教育。
(一)入厂教育:由企业人事部门会同安全技术部门对新参加生产的人员系统地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安全卫生的一般知识,及本单位发生过的事故,并对比说明正确的安全的操作方法、一般的规程制度。
(二)车间教育:车间(工地)在接受新工人后,由车间(工地)主任或工程技术人员向新工人介绍本部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讲解本部门安全设备情况,指出危险的所在和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
(三)岗位教育:工段长或小组长接受新工人时,应即进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教育,劳动纪律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定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指导其工作。并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
第四条 各企业必须对下列人员分别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一)对原有工人应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的指导,以及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教育。但当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置新的技术设备,制造新产品或调换工人工作时,必须对工人进行新工作岗位和新操作法的安全教育。
(二)凡是从事带有危险性工作的工人,如锅炉、受压容器、司机、电工、焊接和有放射性、辐射损害的作业;高空作业、爆破爆炸、易燃品的制造、运输、管理使用的作业工人,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三)对行政、技术管理干部,应经常进行劳动保护政策法令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重要意义,更好地贯彻安全生产方针。
第五条 日常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情况和职工思想情况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治思想与劳动纪律;(2)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及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指示、通报等;(3)安全技术(指为了保障职工安全和减轻劳动强度而采取的各种措施);(4)工业卫生(指为了消除对人体有毒害的因素,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各种措施);(5)各种事故
报告材料。
(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方法应尽量做到形式活泼、新颖和通俗易懂,通过报告、现场会议、展览会、广播、标语、漫画、幻灯、以及群众自编自演的各种文艺会演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三)各企业在举办职工训练班或各种技术讲座时,均应同时讲授有关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等问题。
(四)为了使安全生产教育经常化,各企业每月应不少于一次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日,每次的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一小时。安全活动日的内容应包括:有关安全生产的动员或总结报告、专题报告、事故分析、安全卫生工作检查、评选安全生产小组、传达及学习劳动保护的指示文件等。


第六条 安全生产教育的考试与评比:
(一)新参加生产的人员必须在工段或小组教育后进行一次安全规程的测验,经测验合格后,始正式分配工作。企业内部调动的工人,经过现场教育后,也应经实地操作合格后,再准其正式进行工作。对于从事带有危险性工作的工人,经安全考试合格,发给安全作业证,无安全作业证
者,不得进行该项工作。至于行政、技术管理干部通过安全生产的学习后,也应定期举行测验。
(二)对于一贯遵守安全制度、重视安全生产的职工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于不接受安全教育或不听从安技指导或屡次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处分。
(三)各企业在考工评级、劳动竞赛以及有关奖励制度中,均应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评定条件之一。
第七条 为了减少作业场所的噪音,尽量保持车间的宁静,使职工集中精神进行生产和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今后在生产时间内,除必要的宣传或通知外,禁止广播各种歌曲和戏剧,企业的安技人员应加强这项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八条 各企业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备案。
第九条 本规定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56年5月29日公布的“广州市工厂企业制订及贯彻执行安全技术规程与加强安全技术教育试行办法”同时作废。
广州市劳动局






1959年5月1日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经费征收管理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经费征收管理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以旅游养旅游,做好旅游业发展经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照本办法交纳旅游业发展经费。
从事旅游经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缴纳的所得税,财政在三年内实行先征后退,用于建立旅游业发展经费。
第三条 征收范围和标准:
(一)旅游涉外饭店、旅游定点娱乐场所,按其营业收入的1.5%缴交;
(二)旅行社,在旅游风景区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旅游定点购物商店,冠以“旅游”字样的旅游商品贸易公司和旅游服务公司等单位,按其营业收入的1%缴交;
(三)旅游定点餐馆按每月每餐位5元、旅游车船公司按每月每座位2元缴交。
第四条 旅游业发展经费的征收,按企事业财务隶属关系,由同级地税部门负责代征。
对在旅游风景区(含游览点,下同)从事旅游运输、旅游经营服务的个体户,由当地地方税务所代征。
第五条 经费按季征收或定额征收,计入缴交单位营业成本。应征对象应在季末后20日内交清。
第六条 地、州(市)征收的旅游业发展经费留成80%,上缴省20%;县级征收的旅游业发展经费留成80%,上缴地、州(市)10%,上缴省10%。
第七条 旅游业发展经费主要用于:
(一)宣传开发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
(三)旅游企事业单位临时性资金借款;
(四)其他与征收管理有关的支出。
旅游业发展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旅游业发展经费按照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原则安排使用。
第八条 征收的旅游业发展经费由代征部门存入同级财政部门开设的专户,实行财政专户存储、管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地旅游事业发展计划拟定旅游业发展经费的投放对象,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同用款单位签订借款合同,按计划拨付使用。用于建设项目的
,应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第九条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定期对旅游业发展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于每年三月底前将旅游业发展经费的筹集使用情况汇总,上报上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第十条 违反本办法逾期不交纳旅游业发展经费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应缴金额的1%计收滞纳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6年7月18日